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随州站长网 (https://www.0722zz.cn/)- 数据可视化、数据开发、智能机器人、智能内容、图像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大逆转!摩托车企业纷纷倒下后,摩托车却活力复活了!

发布时间:2021-11-25 09:29:5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嘉陵的目的很简单:借助于自己的规模效应和资金实力,压制其他对手,即便为此牺牲一些短期利益。 摩帮之间由此开启了残酷的价格战。 这场肉搏的背后,则是1992年成立的宗申和力帆,以及1993年研发出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的隆鑫的崛起。这些摩托车企业短短几年就
嘉陵的目的很简单:借助于自己的规模效应和资金实力,压制其他对手,即便为此牺牲一些短期利益。
 
  “摩帮”之间由此开启了残酷的价格战。
 
  这场肉搏的背后,则是1992年成立的宗申和力帆,以及1993年研发出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的隆鑫的崛起。这些摩托车企业短短几年就具备了叫板嘉陵的实力,而且作为民营企业,它们的机制更加灵活、成本控制更高效。
 
  这让嘉陵坐卧不安,于是动起了以价格遏制对手的心思。
 
  但这些企业非但没有被价格战打趴,相反却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始了反击:宗申猛攻农村市场——嘉陵的传统势力范围;力帆则在国内混战和“禁限摩”蔓延的情况下,独辟蹊径,拓展包括东南亚在内的海外市场,并一炮而红。
 
  曾经一手带大了重庆摩帮的嘉陵,最终非但没有绞杀对手,反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这一轮来自民营企业创新驱动的“下乡出海”浪潮里,它已经从领导者变成了被动跟随者。
 
  
  当力帆在东南亚市场获得成功后,包括嘉陵在内的重庆摩托车企业,纷纷赶到了这个市场,很快就杀红了眼:1997年时,亚洲市场一辆125CC排量的骑士摩托车平均售价为746美元,但到2001年年,其售价已降低到268美元。
 
  价格一降再降之下,一些企业开始做质量的减法,而且越减越不靠谱。最终,自掘坟墓。
  
  国内市场被价格战打乱了,海外市场被价格战打没了。摩托车行业的血拼来了,重庆摩托的苦日子因此到来,“摩托之王”嘉陵的日子尤其难过。
 
  2002年,嘉陵的亏损超过1.7亿。
   嘉陵也想过自救,比如在2009年时,其计划与同属兵装集团的建设摩托和济南轻骑进行合并,打造“中国摩托车航母”,但最终不了了之。
 
  2019年,嘉陵退出摩托车业务,“摩托车之王”正式谢幕。
 
  看上去,力帆、隆鑫等似乎能够从嘉陵的“鲸落”中获取诸多好处,但事实上,这些企业也没过上太多好日子。
 
  面对越收越紧的“禁摩令”,以及汽车市场的挤压,整个摩托车行业不可避免地陷入萎缩。从2012年开始,国内摩托车行业销量开始陷入低迷,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2018年。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