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随州站长网 (https://www.0722zz.cn/)- 数据可视化、数据开发、智能机器人、智能内容、图像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甄云科技:探索采购数字化的边界,突破定制和标准的对立

发布时间:2021-12-06 10:34:21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近日,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其中,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增速9.6%,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产业数字化依然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
近日,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其中,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增速9.6%,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产业数字化依然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之一。不同的是,相比前几年的概念先行,如今的数字化已经在多个领域进入了深度商用期。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本身的商业模式、发展路径乃至市场认知也出现了分歧,甚至对立。
 
专注采购数字化服务的甄云科技董事长王佩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被问到,企业数字化过程中多选择“定制”还是“标准”?甄云科技在业内率先推出SaaS产品,一般而言,SaaS代表着“标准化”服务。但市场上还存在着另一种需求和观点——定制化,并且在传统软件时代,定制化是主流逻辑。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行业的不断尝试,定制化和标准化的对立正在缓和甚至消解。甄云科技在采购领域的数字化探索,为打破这种对立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样本。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客户企业直接采用甄云科技的SaaS产品,定制化比例不断下降,甚至有的企业定制化比例为0。
 
 
 
定义数字化的边界
 
国内企业早期的信息化有着特殊的背景,现代化企业制度不健全,不同行业及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管理方式均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定制化成为主流。
 
但对于第三方IT服务商而言,定制化对应的是“项目制”模式,经过几十年激烈竞争,靠人海战术的项目制越来越难以为继,利润不断被压缩,产品更新越来越慢。其直接带来的后果又反向影响到客户企业,因为缺乏弹性的定制化产品难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这是一种“双输”的局面。
 
SaaS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为打破这种格局提供了可能,其天然具备可扩展、可迭代的灵活基因。同时,大部分企业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整体差异性不断缩小。两大背景的变化交汇,加快了标准化服务的推进。
 
对于数字化服务商而言,只需要定位客户企业的通用需求及兼顾微观差异需求,进而通过技术手段和模式创新提供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即可。这种模式不再需要依靠人海战术,还能满足客户企业的发展需求。
 
王佩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倾向于定制化的需求,第一大原因在于没有对采购业务进行清晰的界定,比如很多企业将库存管理、仓储物流等都理解成数字化采购的一部分,而数字化采购产品没办法完全满足,只有通过定制化实现。
 
甄云科技在采购领域推动SaaS标准化,正是首先对采购的数字化边界进行了清晰定义,比如供应商管理、需求/寻源/合同管理、订单管理、送货协同、财务协同及企业内部采购商城、移动端等。在这一范围内,通过匹配的技术开发出标准化的产品,快速规模化实现企业采购的全流程全周期数字化升级。
 
显然,在数字化采购产品的标准化进程中,边界的定义是前提,不在一定边界内讨论标准化,无意义。
 
产品可配置化为基础
 
曾有数字化服务商调侃,“项目制时代,只需要面对一个甲方,SaaS标准化时代,却要面对成千上万个甲方。”这几乎是所有早期推动SaaS标准化的服务商共同面临的困境。
 
数字化服务商的标准产品如何兼容客户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产品是基础,甄云科技通过“微服务架构+规则引擎”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基于微服务架构,将采购每个环节的业务对象(比如供应商、商品、合同等)封装成一个一个微服务,将其标准化。当客户有需求时,可以按需自由组合这些微服务,形成自己的采购管理功能和系统。比如A企业需要从供应商管理到最终对账结算全流程的数字化,进行全套部署即可;而B企业只需要供应商管理环节数字化,那么部署供应商管理相关的微服务即可,而不需要重新开发一套供应商管理模块。即使两家企业均只需要对供应商管理进行数字化,微服务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满足不同的需求。
 
此外,即使同一类企业,在更加微观的层面依然需求不同,比如表单的选择。甄云科技则通过自身在行业积累的十几年经验,创建了丰富的模板库,客户基于“规则引擎”即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表单。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