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随州站长网 (https://www.0722zz.cn/)- 数据可视化、数据开发、智能机器人、智能内容、图像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边缘计算是流行词或是未来?

发布时间:2021-12-02 11:19:41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市场研究咨询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即使在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边缘计算以及5G网络市场最终也将出现显著增长。到2027年,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从35亿美元增长到434亿美元。」 随着5G商用化进程的推进,边缘计算正式站上了市场的风
市场研究&咨询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即使在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边缘计算以及5G网络市场最终也将出现显著增长。到2027年,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将从35亿美元增长到434亿美元。」
 
随着5G商用化进程的推进,边缘计算正式站上了市场的风口,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技术趋势。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边缘计算的高增长,有可能会在计算领域上演“中心走向边缘,边缘走向中心”的一幕。诚然,这样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
 
日前,全球边缘计算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在该领域率先展开布局的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厂商的专家接连出场,大谈自家的边缘计算布局和发展。市场的追捧似乎正如此前联想集团CTO芮勇博士所介绍的,“在行业智能化新需求的拉动下,‘边缘’正在变得越来越‘主流’。”
 
那么,在风口之下,边缘计算的未来清晰了吗?
 
起源
 
施巍松教授是边缘计算的早期提出者之一和主要倡导者,也是国际边缘计算研讨会的创始人。
 
在评上美国终身教授之前,施巍松一直主攻功耗(energy efficiency)方向的研究。2008年,他开始思考,彼时的数据中心已经受到非常高的重视,但是耗电很大,如何才能进一步的解决数据中心的节能问题。
 
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开始了有关数据中心的节能研究,并在随后几年内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影响力。这在当时,Google等国际顶尖科技企业也同步开了这方面的研究。
 
那么,这与边缘计算有什么关系呢?
 
随着施巍松与其团队在数据中心层面,也就是后面常说的云端领域做了诸多的研究,积累了经验,他开始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下一步去哪里执行数据计算。
 
2014年左右,施巍松开始关注边缘计算。也是从这个时候,他和他的团队尝试着想要把计算推行到边缘。而此时正是边缘计算从技术储备期向快速增长期过渡的阶段,自此,边缘计算进入行业视野,相关论文增长10余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同时,这样的研究转变,在施巍松看来,是相当于之前的项目延伸。尽管当前对于边缘计算还有没有完全确定的概念定义,但是基于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协同关系,也存在部分业内人士将边缘计算看作是云计算的补充和延伸。
 
诚然,这样的观点存在争议。但是,在此,我们依旧可以将其用以理解边缘计算。在目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中,云边端一体化的思路往往是主流。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结合理解,更有助于我们去认知。实际上,不管如何看待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两者的关系,后者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可以归结于前者的推动。
 
在数字时代,物联网(IoT)的快速发展和云服务的推动,日常的生活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收集、处理和分析,以支持智能设备的工作和智慧服务的开展。
 
当云计算无法很好的解决现有的数据计算问题,边缘计算也就顺势推出,成为技术的另一个选择。
 
在云端与终端之间,这是一个居中取优的概念。 施巍松在他的论文《Edge Computing:Vision and Challenges》对“边缘计算”如此定义——
 
「边缘计算是指允许计算在网络边缘,代表云服务的下游数据和代表物联网服务的上游数据上执行的使能技术。在这里,我们将“边缘”定义为沿着数据源和云数据中心之间的路径的任何计算和网络资源。」
 
简单理解,“边缘”是相对的,位于靠近智能终端(也就是数据的源头)的网络一侧就是边缘。智能终端产生的部分数据不再经过网络到达云端处理,直接在本土边缘进行计算和存储,从而降低了时间延迟和网络负荷,并保障了数据的安全隐私。
 
这是边缘计算相对于云计算的优越性。也正是基于这些优势,边缘计算在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关注和重视,逐步投入边缘计算领域研究。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