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迈云、Akash们的去中心化可否助力云实现自我颠覆?
发布时间:2021-11-30 16:22:48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据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175ZB,相当于每天产生491EB的数据。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数据,正在以几何倍增长。今天,在物联网和互联网设备的推动下,整个数字世界加速爆发,越来越影响我们现实世界
据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175ZB,相当于每天产生491EB的数据。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数据,正在以几何倍增长。今天,在物联网和互联网设备的推动下,整个数字世界加速爆发,越来越影响我们现实世界的生活生产。 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理念、模式以及技术开始出现。在国外,Akash开始在构建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云计算市场;在国内,安迈云积极推动以去中心化云计算构建Web3.0世界。传统的云计算巨头和行业巨擘们,如谷歌、亚马逊、阿里云、华为云等陆续把方向转向分布式云的研发和应用,而这一切都大抵指向一个新理念,即“去中心化”。 中心化云出了什么问题? 新业态的出现往往建立在旧模式的局限和不足之上,去中心化理念出现也同样如此。对于当前的云计算产业而言,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在各方面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解决了过去的问题,所迎来的新问题不断推动云计算模式的迭代升级。 对此,我们可以简单从用户、厂商以及市场三个视角来看看当下云服务的问题以及去中心化云走红的原因。 站在用户的视角:中心化云的“房东模式”逐步被抛弃 云的本质是计算资源共享池,它的理想模式应该是A、B、C将手中闲置的计算资源放出来,在D需要大量运用计算的时候可以调用,以计算共享的形式来解决数字化需求。但是,出于技术维度、市场维度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种一开始就建立在“去中心化”理念上的产业没有得以坚持,随后进入了中心化趋势。 简单来说,一旦A手上的计算资源掌握得足够多,就能持续地供应给市场,D、E、F,甚至是B、C在需要大量算力的时候,都可以从A的手上获取。共享的意义逐步减弱,随之而来就变成了类房东模式——云,成了云厂商租借给企业办公的专用房子。 在这种趋势下,云服务产业的中心化就愈发显著,因为房东会想办法扩充房子来满足更多的租户需求。但是,对于企业客户来说,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随着数字化进程越来越深化,中心化云所带来的问题也就越多,比如云资源(房子)里企业办公的太远;所有企业都集中在一个房子(云)里办公,一旦房子出了问题,损害波及程度就非常严重;企业不办公的时候,存储在房子(云)里的资料、文件、数据等存在被房东(云厂商)另做他用的可能;等等。 打个比方,支付宝的信贷数据、微信的社交数据、美团的外卖数据、滴滴的打车数据等所有权还是属于用户,但是当这些被集中式地当作平台资产,用户其实是处于受损方的。对于中心化云来说,企业也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这种房东模式在数字化日趋成熟的当下,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争议。 站在厂商的视角:打破“寡头垄断”需要走新的路径 如上所见,在这种中心化的趋势下,云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就很容易形成寡头垄断主义。事实上,当前的云服务市场马太效应愈发显著,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大云巨头占据了全球超六成云服务市场,包括阿里云、IBM在内的全球其他云厂商合计拥有剩下28%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也差不多如此,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占据了大约60%的国内云服务市场。因此,对于云厂商来说,在这个巨头林立的市场上,光是比拼建房子,开发自己的计算资源,很难追赶上实力强大的市场对手。 如果要打破这种“寡头垄断”,就需要开辟一条新的路径,与中心化相反的去中心化。这是目前比较迎合市场用户需求的一种模式,其优势可以说很切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部分需求和痛点。 对此,我们以Akash、安迈云以及国外分布式存储相关的明星项目,如Crust Network等为参考,总结大抵可以了解到去中心化云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去中心化,企业客户无须受制于云厂商;(2)低成本,多云组合进而优化成本;(3)低延迟,提供更接近用户的计算节点提高效率;等等。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