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飞丨阉割联想的人,必将接受历史的拷问
发布时间:2021-12-05 14:51:01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互联网
导读:被吴鹏飞盯上的,一般都不好受。他的活力足,还专挑痛处打。我看联想和传志先生,都会头疼。 今天是第五篇,我们来谈谈柳传志阉割联想的历史罪责。说实话,每次痛批联想的时候,我都有一点点不好意思,因为我总是会想起另一个人,这就是倪光南先生,我总觉得
被吴鹏飞盯上的,一般都不好受。他的活力足,还专挑痛处打。我看联想和传志先生,都会头疼。 今天是第五篇,我们来谈谈柳传志阉割联想的历史罪责。说实话,每次痛批联想的时候,我都有一点点不好意思,因为我总是会想起另一个人,这就是倪光南先生,我总觉得我们对他不仅是欠一个道歉,而是需要对他进行奖励、补偿,正是他的高洁,照出了柳传志的卑劣。 柳传志的卑劣之一,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捏造联想是柳传志靠20万元,在一个传达室里面起家创办的。真实的情况是,联想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由计算机所出资130万元,拿出500平米营业房屋,派出35人创办的。 这些都有白纸黑字的文件作证。那时候,柳传志只是一个副总经理,公司创办之初业务毫无起色,直到倪光南调任该公司总工程师之后才出现重大转机。1983年,倪光南放弃国外的高薪毅然回国。并且自掏腰包购买了的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内。 到新技术公司之后,他利用研制汉卡的技术,才让联想赚到了第1桶金。甚至就连联想的名字也是倪光南汉卡的名字的取音。而联想也不是传说中的靠柳传志摆摊、卖冰鞋筹措资金发展起来的,而是倪光南靠研发汉卡赚到了1300多万元。那时候多数人的月薪还不足百元。 到1994年,倪光南主持联想科研10年间,联想创造了40多亿销售额,倪光南功不可没。倪光南才是联想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倪光南,根本就没有今天的联想,更没有所谓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由此可见编造柳传志创业故事该多么卑鄙。上个世纪80年代,就主张新技术公司,应该追踪高端芯片研发、操作系统研发、计算机前沿技术的研发,展现了一个高科技专家极为敏锐和超前的战略眼光,因为他是放弃优厚待遇,抱着科技报国宏愿归国的。 今天当美国在高端芯片上卡我们的脖子时,我们才惊觉技术上的差距,而倪光南早在30年前,就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可惜的是,利欲熏心的柳传志,从倪光南创造的巨大财富中,看到了计算机领域巨大的盈利机会,是他阻拦了这一进程,柳传志可以说是千古罪人。 在新技术公司最初的注册登记证上,主营一栏写着:计算机研究成果转让、计算机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专业有关设备装备与维修。很显然,这个公司的目标是从事计算机技术研发、转让、转化、咨询、服务、装备、维修,也就是说,是一个高端计算机领域的科技公司。 可悲的是,一心想发展高科技的、想研发国产芯片的倪光南,和一心想挣大钱、挣快钱的柳传志,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1995年,倪光南被排挤出联想,悲愤离开,壮志难酬。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柳传志固然罪不可赦,但作为仲裁者的计算机所领导也难辞其咎。 很显然,在这两个人的激烈冲突中,当时的决定者,选择了站在柳传志一边。这个人,一样是历史的罪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选择站在错误一边、亲小人远君子,是缺乏战略眼光,是昏庸无能,还是有某种幕后交易?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此人有罪于国家和民族。 非常滑稽的一幕是,处心积虑要排挤走倪光南的柳传志,在当时的所负责人曾茂朝宣布,倪光南卸任联想总工程师调整出联想的时候,他竟然当着联想全体员工的面,放声大哭着说,怎么会是这样?这个意思就是说,虽然有一些争执,他不舍得倪光南离开。 柳传志的卑劣之三,将技术人员的股权改为零。从此,科技人员在联想的决策层中,发言权为零。 联想就这样,在柳传志与当时的所长联手操作下,国有企业变成了民营企业,民族企业变成了买办企业,高科技企业变成了工贸企业,产业报国理想变成了纸醉金迷的梦想,爱国者和君子的集体变成了小人、市侩的乌合之众。 最令人惊奇的是,马云等一群所谓商业大佬,居然将这样一个瞒天过海、欺世盗名、偷梁换柱的老贼,拜为偶像,奉若神明。而对另一位真正的民族企业家,一位全世界敬重的企业家,几乎只字不提,这又是为什么呢?且听我明天为你分解。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