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随州站长网 (https://www.0722zz.cn/)- 数据可视化、数据开发、智能机器人、智能内容、图像分析!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看一看这家失火的被动元件大厂

发布时间:2021-12-03 13:07:15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近日,国产被动元件大厂三环集团发生火灾引发关注。从网传视频来看,现场火光通天、浓烟滚滚,显然火势不
近日,国产被动元件大厂三环集团发生火灾引发关注。从网传视频来看,现场火光通天、浓烟滚滚,显然火势不小。知情人士透露,失火的三环集团工厂位置是潮州市凤塘镇的厂区,系三环集团总部。
 
 
看到此消息,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失火戏码,电容也想涨价?”可见,业内苦各类芯片“缺货涨价”久矣,被动元件行业一次意外火灾就触发众人“警惕涨价”的神经。
 
对于三环集团,大家知之甚少,三环集团颇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或是对外公开自己的信息。正是一把火,将这家公司烧到了众人视线前。借着这次事件,芯三板决定深入扒一扒这家公司。
 
三环集团的前世今生以及当家人
 
从企业史来说,三环集团已年过半百。三环集团始建于1970年,前身是国营工厂——潮州市无线电元件一厂,1989年改为地方国营潮州市无线电瓷件厂。1992年,企业股改,并于1999年成立员工持股的三江电子有限公司控股三环集团。
 
2014年前后,三环集团已踏入中国电子元件十强之列,同一年,三环集团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如今,三环集团是国内顶级的电子元器件上市企业,市值超760亿元。
 
三环集团的“当家人”张万镇的身价也随之暴涨,以近上百亿元的身价跻身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胡润百富榜。
 
翻开张万镇的履历,芯三板发现这位企业家不简单,16岁初中毕业就出来工作,1973年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加入潮州无线电元件一厂,而后一路开挂,升迁至厂长、总经理,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担任法定代表人。
 
在担任三环集团董事长的同时,张万江还任政职,1998 年-2001 年,任潮州市副市长;2001 年-2007 年,任潮州市政协委员会副主席。这一度为他带来了“亦官亦商”的巨大争议。
 
今年2月,张万镇辞去三环集团董事长一职,现仍为三环集团实际控制人。
 
业务构成:MLCC等元件占比33%
 
三环集团最初从事陶瓷基体及固定电阻器的制造和销售,1996年开始投资生产片阻用氧化铝陶瓷基片,进入片式化元件制造领域,2001年将业务拓展到MLCC领域。
 
目前三环集团已发展成为以光纤陶瓷插芯及套筒、陶瓷封装基座、MLCC、陶瓷基片和手机外观件等产品为主的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其中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氧化铝陶瓷基板、电阻器用陶瓷基体等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
 
从三环集团2020年的年度报告来看,公司的业务构成主要包括电子元件及材料、通信部件、以及半导体部件三大部分。其中,包含MLCC和电阻在内的电子元件及材料业务是公司收入的一大来源,2020年这部分业务的收入占比达33%。
 
 
数据来源:三环集团2020年报
 
根据企业官网信息显示,三环集团MCLL产品共分为5大系列,分别为常规产品、中高压产品、节能灯专用MLCC、高强度MLCC、柔性电极MLCC等系列,且每个系列由多个子产品组成。
 
电阻产品分为11大系列,分别为绕线电阻、陶瓷保险丝、陶瓷封装水泥电阻、玻璃釉固定电阻器、高压玻璃釉电阻器、绝缘型金属膜固定电阻器、绝缘型碳膜固定电阻器、阻燃型金属氧化膜固定电阻器、阻燃型小型金属氧化膜固定电阻器、阻燃型绝缘型碳膜固定电阻器、阻燃性涂覆型熔断电阻器等系列。
 
技术核心壁垒
 
MLCC等电子陶瓷产品的技术核心壁垒包括粉体配置、烧结、精细加工等一系列环节,高端粉体自制、垂直一体化生产等核心竞争力正是陶瓷类元件公司业务在多领域稳居龙头地位的重要保障。
 
三环集团专注于各种先进陶瓷及配套技术的研发,掌握了从成型烧结、后道加工、到表面处理的全部工艺,可以独立完成原材料到成品加工的全过程,形成了该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
 
其中,粉体制备是所有工艺中最核心的竞争力。陶瓷机壳对粉体性能要求远高于零部件、刀具等陶瓷材料,不仅是需要有高纯度的复合氧化锆,在成型前还需要添加改性添加剂等来改善粉体的性能,粉体和配方相当于产品的基因,不同的配方添加会对后道成品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环集团的前道成型、烧结和后道加工均可根据粉体原料和配方制定最优加工方案,为良率快速爬坡奠定了基础,而后道加工的经验也有助于不断改进粉体性能,提高全制程良率,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三环区别于其他加工厂商最大的优势。
 
盈利能力惊人,十年毛利率不低于43%
 

 
 
数据来源:wind
 
公司强劲的盈利能力主要得益于垂直一体化的技术体系,三环集团通过把控研发、设备、生产、销售等环节,在维持毛利率的前提上降本降价,抢占市场份额,使得其营收业绩持续增长。
 
三环集团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5.86亿元,同比增长6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7亿元,同比增长70.33%。
 
 
数据来源:wind
 
和“国产MLCC之王”的差距
 
业内周知,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为中国MLCC行业两大龙头企业,但谁更胜一筹呢?我们从产品布局、技术水平、产销情况、市场占有率等各方位进行对比。
 
从MLCC产品布局来看,风华高科与三环集团侧重点不同。风华高科主要产品以0201、普通电容和高压为主,大力布局汽车及工业用高端MLCC;三环集团则重点布局用于5G通信的高可靠性、高容量、小型化、高频率MLCC产品。
 
技术水平方面,MLCC制作流程中,薄层化多层化技术和陶瓷粉料与金属电极的共烧技术是两大技术壁垒。风华高科前者的优势较大,三环集团的优势则集中在后者。
 
据方大证券的报告,风华高科 MLCC 制作水平最高,能够完成流延成3μm 厚的薄膜介质,烧结成瓷后 2μm 厚介质的MLCC。
 
但对于三环集团的技术水平,芯三板翻遍该公司官网和相关报告均没有看到相关的详细说明,连2020年报上关于核心技术这一项也是轻描淡写。唯一了解到的是该公司具备垂直一体化优势,则体现在成型烧结、后道加工、到表面处理的全部工艺,可以独立完成原材料到成品加工的全过程。
 
产能和销量方面,风华高科比三环集团略胜一筹。根据慧博资讯的数据,风华高科的MLCC产能为每月180亿只,销量为1463亿只;三环集团的产能为每月100亿只,销量约为1024亿只。
 
整体来看,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两大国产MLCC各有千秋,但显然风华高科的业务实力要高于三环集团。
 
紧随扩产军团,加码MLCC
 
受益于5G手机、基站、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多领域下游需求旺盛,MLCC步入高速增长期,加上中美贸易摩擦之下,一些终端厂商开始逐步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近一年国内MLCC企业先后公布了产能扩充计划,想要在国产替代浪潮下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风华高科2021年启动定增扩产,将于2024年达产时实现高端 MLCC新增月产能规模约 450亿只,即新增年产能规模约5,400亿只。
 
三环集团不甘落后,在2020年10 月增发募资约19 亿元投资于 5G 通信用高品质 MLCC 项目后。今年5月,三环集团称,MLCC扩产项目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南充三环实施,项目规划实现年产MLCC3000亿只。根据2020、2021两次发布的扩产计划,公司 2021 和 2022 年底产能有望达到 200 和 300 亿 只/月。
 
小结
 
传统陶瓷变身电子元件,成为建设5G设备关键部件,三环集团产线成功升级的例子说明只要找准发展路径,传统产业照样有春天。
 
三环集团成功转型的路径,简单说,就是从材料做起,再做产品端,凭借多元技术突破,把上游和中游的成本掌控住后,通过降价来打击竞争对手。
 
目前来看,全球被动元件厂商第一梯队主要是日韩系厂商,第二梯队由中国台湾厂商占据,而中国大陆厂商尚处于第三梯队,不管是技术实力还是市场占有率均与前两个梯队的厂商有较大差距。
 
在当下供应链自主可控诉求强烈的情况下,MLCC进口替代迎来历史机遇,三环集团不遗余力发展MLCC业务,一旦扩产计划的产能得到释放,有望进一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获得更多成长。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