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吼董如芳 在中国,To B直播创业者全有自虐倾向
发布时间:2021-12-05 12:37:4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To B企业直播,一个辛苦活。 疫情之下,许多1年10倍增长的行业蓬勃涌现,其中包括企业直播。 微吼直播学院数据显示,2020年,企业直播市场需求增长将近10倍,日均观看企业直播用户量同比增长638%。 对比之前,据36氪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直播服务市场规模由
To B企业直播,一个辛苦活。 疫情之下,许多“1年10倍”增长的行业蓬勃涌现,其中包括企业直播。 微吼直播学院数据显示,2020年,企业直播市场需求增长将近10倍,日均观看企业直播用户量同比增长638%。 对比之前,据36氪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直播服务市场规模由2015年2.6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2.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1.8%。 不难看出,这个行业正从原本的快车道,切换到超高速车道上。随着董明珠、雷军、张朝阳等高管走进直播间,掀起一波波网络热搜,直播已然演变成企业营销、培训等场景的必备工具,成为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 蓬勃的需求带动了一批厂商快速增长。2021年下半年以来,企业直播赛道融资超过30起,截止目前,企业直播赛道服务商数量超过430家,竞争日趋白热化。 头部效应在这个赛道愈发明显。从已获融资的阶段来看,C轮以上较成熟的投融资企业较多,截止8月,C轮以上企业获得融资的金额,占据该赛道融资金额的70%。 微吼即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企业。在36氪发布的《2020年中国企业直播研究报告》中,微吼以市场份额、技术能力、业务范围等维度评估的综合能力绝对优势,独占企业直播市场第一梯队。 微吼成立于2010年,定位于一站式互动视频解决方案服务商。截至目前,其直播方案应用于营销、培训、教育等多个场景,已经为35万+行业标杆及企业客户提供了接近2000万次企业直播服务,用户覆盖2.5亿商务人群。 在「甲子光年」与微吼联合创始人兼COO董如芳的对话中,董如芳频频提及的两个词汇是“技术”、“服务”。在董如芳看来,企业直播本质是用技术来解决企业基于视频互动的多样化需求,在这其中,产品只是接触客户的第一步载体,技术与服务才是直播企业的长久生命力所在。 那么,这家在企业直播领域摸索了10多年的企业,是如何成为行业中绝对的佼佼者? 1.每个To B直播创业者都有“自虐”倾向 甲子光年:您早年工作聚焦To C直播,是中国第一批直播领域探路者,To B直播和To C直播相比,有什么不同? 董如芳:在To C直播中,客户产品和应用相对标准化,并不会根据受众呈现定制化效果。因此,直播关键点在运营,直播间需要够强的氛围、够频繁的互动,来刷足存在感。 但To B直播中,客户面临的是千企千面、千岗千面,甚至是千人千面的市场环境,这对直播平台技术要求很高,直播平台要舍得大笔投入研发,在强大的技术平台上打磨产品。 相较于To C直播,To B直播无论是产品设计维度,还是市场空间,都是一个升级过程。在中国,To B直播才刚刚开始。 甲子光年:千企千面、千岗千面、千人千面,具体对直播平台有什么样的要求? 董如芳:千企千面是指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所以直播平台要能把客户多样化商业模式,用产品+服务的形式呈现出来。 千岗千面有两个维度,一是企业中,不同岗位承担职责不同。例如做IT的,关注数字化转型;做营销的,关注客户增长。它要求直播平台根据具体岗位需求,搭建合适的直播场景。 二是针对培训场景,不同岗位的人有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内容。比如领导力培训,可能是线上小组讨论与线下活动结合;基础员工培训,可能是线上技能培训与考试测评结合,产品应用形式是不同的。 千人千面最容易理解,不同企业的用户群体不同,营销侧重点亦有差异,直播间会针对不同用户的行为轨迹,做详细追踪、分析、决策。 甲子光年:听起来,To B直播是一个“辛苦活”。 董如芳:我经常跟别人讲,To B领域的创业者,或多或少有“自虐”倾向,做To B直播的创业者,绝对有自虐倾向。 直播平台首先必须了解每个客户的需求痛点、场景要求,提供针对性产品与服务。 其次,客户买了产品之后,我们还必须长期跟踪。微吼会定期让客户输出服务满意度,关注他们是否提出新需求,并衡量能否将新需求转化成标准化功能模块。 甚至到了头部客户,我们还会配备咨询团队,帮助客户做黑科技引入,比如将元宇宙、AR/VR等全球新玩法、新概念,第一时间融入到直播间。 甲子光年:这是所有To B企业打磨产品的必经之路。 董如芳:相较于其他To B产品,企业直播更特殊之处在于,直播是呈现给大众的,任何一个细微的问题,在成千上万名受众的关注下,都将是一个放大无数倍的大问题。 例如,为了解决你在直播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小小的卡顿,微吼研发了鹰眼监控系统,做全球化直播流诊断与资源调度,它能敏锐监测风险,提前预防问题。 直播平台呈现出来的或许只是一个手机屏、电脑屏大小的方框,但你观察到的每个环节,背后厂商都有分工明确的技术团队支撑,这样的投入已经不是用户所能看到的那一层了。 甲子光年:微吼现在研发投入规模有多大? 董如芳:微吼目前600多人团队,近2/3都是技术研发人员,近1/3是服务体系的人,销售人员数量在少数。 2.从直播到互动视频云 甲子光年:作为企业直播第一品牌,微吼成立11年,对直播这件事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董如芳:我们始终不把自己做的事情局限于“直播”本身,更准确的说法,叫做“互动视频云”。 直播与营销结合,可以是数据营销平台,与培训结合,则变为企业培训平台,它还可以与企业数字化结合,组成数字化运营平台。 将视频互动急速应用到各行各业里边,都能创造新玩法,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 甲子光年:可否列举具体案例说明,“直播+”颠覆了哪些旧模式? 董如芳:领克汽车是国产造车新势力代表,当时他们提出了一个需求:希望把APP里面的私域流量池盘活,释放成为汽车后服务市场一块巨大的转化空间。 微吼为领克打造了一套直播营销平台,将直播能力与其APP中可能跟用户产生关联的环节全部打通。例如,领克利用直播平台技术,将汽车说明书环节“翻译”成视频,和用户实时互动。 甲子光年:“直播+”的模式,是微吼成立之初就构想好的吗? 董如芳:微吼始终认为,直播最重要的就是互动,能让企业与用户对话。 因此,在2010-2013年提供标准化SaaS产品期间,我们首先考虑打造移动端和网页端应用,而不止局限于APP,因为相比于前者,APP直播方式用户转化成本太高。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