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象化智能运营落地成都地铁全线,科技赋能城市轨道交通
发布时间:2021-11-27 12:48:2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近日,由商汤科技、智元汇等共同打造的智慧乘客服务平台,在成都地铁全线网12条运营线路全面投入应用,通过对安检、测温、检票等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地铁还配备了全线网、全通道无接触式的无感乘车,这也是无感乘车全国首例
近日,由商汤科技、智元汇等共同打造的智慧乘客服务平台,在成都地铁全线网12条运营线路全面投入应用,通过对安检、测温、检票等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地铁还配备了全线网、全通道无接触式的“无感乘车”,这也是“无感乘车”全国首例应用于500公里以上超大线网。 地铁建设投资创新高,高峰期保障高效安全运营是关键 一方面,相较于公交、私家车等交通工具,地铁相对准时,一般不会面临堵车的困境,也符合当前社会节能减排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地铁建设正在加速期,覆盖范围广,乘坐出行便利,中轨协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完成建设投资城市轨道交通6286亿元,创历史新高,超7000公里的建设规划线路正在实施中。 当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地铁出行,地铁的客运量也逐渐庞大。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城轨交通累计完成客运量近176亿人次,高峰小时断面客流最高近6万人次,这对于地铁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也对居民的乘坐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安全问题一直是地铁运营最大的难题,这其中包括扶梯、电梯、台阶等易发生危险的场景,也包括人员拥挤、夹带危险物品等人为因素,同时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灌水、落石等危险因素。 同时,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增大以及与商业体的结合,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也成为提升地铁运营质量的一个方向。“在复杂的空间里,如何提升市民的出行服务,实现美好出行;根据不同站点的出行情况做到车辆的智能调度,缓解拥挤压力,都是需要解决的服务问题。”陈治华表示。 此外,今年8月,《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发布,其中指出“对普通公众来说,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成为当前乘坐地铁的必备防疫举措,但进站时如果需要摘下口罩进行验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毒感染的风险。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口正在逐渐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与2010年相比,2020年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这意味着地铁出行的乘客在未来将会更多,地铁运营面临的人流和安全压力亟待解决,居民的乘坐体验亟待提升。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