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提价解救不了涪陵榨菜
发布时间:2021-11-25 14:05:2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成长为榨菜茅的涪陵榨菜在这些年来耍了一些小心机。 上周末,涪陵榨菜发布了一则提价公告:基于成本上升,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19%不等。 虽然次日,开盘后5分钟,涪陵榨菜涨停,市值接近315亿元,但这种情形没能持续多久,股价和市值又
成长为“榨菜茅”的涪陵榨菜在这些年来耍了一些“小心机”。 上周末,涪陵榨菜发布了一则提价公告:基于成本上升,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19%不等。 虽然次日,开盘后5分钟,涪陵榨菜涨停,市值接近315亿元,但这种情形没能持续多久,股价和市值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 事实上,“涨价”对于涪陵榨菜来说已经算是常规操作了,根据中信建投的统计,仅在2008年到2018年期间,涪陵榨菜产品直接或间接提价就已经累计达到了12次,被人调侃为“比贵州茅台(600519,股吧)还频繁”。 在这12次提价中,有4次属于直接提价,原因大体上均为原材料涨价,其余8次则为间接提价。直接提价可以刺激到经销商,从而可能带动终端销量的增长;间接提价一般是通过缩小产品包装而不改变产品价格的方式实现。 不过最新的这次提价则属于直接提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涪陵榨菜对于这次提价的解释是: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具有行业定价权,在同行业大肆低价抢占市场、恶性竞争且不敢提价时,公司敢于率先提价。 涪陵榨菜遭遇困境主要归因于两点:榨菜行业的市场规模见顶和自身多元化业务发展不顺。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榨菜本身就属于非刚需的生活快消品。去年,涪陵榨菜总销量为11万吨,人均消费量不足一包。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9年,中国包装榨菜市场规模从37.79亿增长至了66.88亿元,年复合增速为9.98%,机构预计5年内(2020-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将降低至8.23%。 其次,意识到榨菜行业市场规模不大的涪陵榨菜早在多年前就曾做过多元化业务的布局,只是发展不顺。 10多年前,涪陵榨菜增加过榨菜酱油的单品,但这项业务的年营收仍停留在200万元的水平上。作为另一大单品的萝卜,虽在2018年斩获过营收过亿元的成绩,但随后又呈现下滑趋势,2020年跌破亿元,今年上半年仅有4053万元,同比下滑27.8%。 2015年,涪陵榨菜曾斥资1.29亿元,收购了四川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雄心勃勃地进入泡菜领域。后者是一个被公认市场规模远大于榨菜的市场,例如2019年国内泡菜的市场规模为701亿元,而榨菜仅仅是67亿元的规模。 但在经历短短两年的高速增长后,涪陵榨菜的泡菜业务便开始陷入沉寂,相比近三年12%的榨菜业务平均增速,泡菜只有3%的平均增速。 此外,花钱铺下沉渠道,在没有实现较为明显的营收增速时,这种销售费用的大增也拖累了涪陵榨菜近几年的利润表现。 (编辑:随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