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多少追星乱象等待改善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97
对于与笔者一样的很多圈外人来说,最初听到奶票时,完全是一头雾水。据悉,涉事饮品是《青春有你》的合作方,购买了该饮品并开了瓶才能扫码投票。因而也有粉丝戏称投票的票是奶票。开了盖的酸奶喝不完,只能倒掉原本只会出现在教科书的场景被如此荒谬地拉[详细]
-
网络平台过度抽成收费该打压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08
诚然,这些网约车平台做的也不是公益和慈善,他们也要生存,要盈利,要分红。而且他们的居间服务也是有价值的,为此而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也是理所应当。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度和量。平台抽成比率合理,司乘双方都能接受,那自然无可厚非,可若是贪得[详细]
-
“珍贵的普通人”照亮孩子的前行的方向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50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4.4%。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农家子弟过早地辍学,成为打工少年;学业成绩不够优秀的他们,成为某些人眼中的失败者与无能者。部分15岁到18岁的农家子弟,既没有[详细]
-
要将师德师风这个“第一标准”实践到底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85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成才中起着特殊的积极作用。当前,教师队伍师德素养整体较高,但不可否认,少数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遵循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失去了教师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详细]
-
“五一”消费市场火热体现中国经济活力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58
旅游最火、出行人次最多、电影票房破记录、线上线下消费强势回暖,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最大亮点。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一片火热,彰显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五一全国消费市场火热,与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不无关系。常态化防控是我国从新冠病毒流行以[详细]
-
文创产品火了,门票经济摆脱束缚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82
不只是天坛文创冰激凌受热捧,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多地上新的文创雪糕纷纷火出圈。成都宽窄巷子脸谱文创雪糕、三星堆青铜面具冰淇淋、武汉黄鹤楼雪糕、莫高窟九层塔雪糕各种有颜有料有文化的雪糕在网上进行了一场比拼,逛吃逛吃拍照打卡成为旅游新时尚。[详细]
-
谨防“定位软件”在监管眼皮子底下出位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89
李先生原本是想着购买一款定位软件监控孩子,可是没有想到遭遇的是一场骗局。叫卖定位软件的人,并没有定位软件销售,只是打着定位软件幌子实施诈骗的。从其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的结果来看,上当受骗者一定不少。 在关注这起定位软件诈骗案件的同时,其实我[详细]
-
明价标码就可以无法无天?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95
租赁一张桌子,使用9个小时,居然收费100元;如果需要增加椅子,每个塑料凳收费10元。按照八人标配,桌凳齐全,核算下来就180元,这样的收费,就算是富裕的温州人,也会有被宰的感觉。不过,当地职能部门介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明价标码,符合规定。[详细]
-
家校沟通群“变味”背后的原因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26
本来,作为现代技术应用,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是为了方便老师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发布作业通知、方便家校、家长互通学校信息、家长意见等,不想却频频变味成马屁群、点赞群、炫耀群、广告群这在令人感到遗憾的同时,不免要问这其中的原因到底为何? 众所周[详细]
-
“株连式辞退”是对教师权利的打压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88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教师也是人,也是普通的家长,让孩子入读一所好高中,不仅是家长的一种道德义务,也是一种情感责任;教师的子女当然也不愿意因为出身问题而被迫就读一所自己不喜欢的中学,和自己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由此看来,株连式辞退的做法,离[详细]
-
校友文化区别于捐款文化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78
教育有共性,知识无国界。美国大学会给优秀的国际学生颁发奖学金,而学生走出校门后再以捐款的方式回馈母校,这很正常。因为慈善概念原本就是大学教育特别强调的一种观念形态,而且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的公益道德和文化伦理。此外,把钱捐给哈佛、耶鲁这[详细]
-
教育的文化铩羽而归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35
这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但似乎都有一个相同的指归:向中华古典文化致敬。这是一种可贵的文化回归。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持批判态度的,打倒孔家店、破四旧等,恨不得把我们身上的民族历史文化彻底清除。当然,在现代化的过程[详细]
-
快阻止那只乱扔瓶子的手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87
笑声和掌声中有反思。的确,在我们的素养中,对身处公共空间所要遵守的秩序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水准有问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人向来不乏修身养性的私德和改善社会的公心。但在这两极之间,还有一个公共空[详细]
-
大学第一课应呼应学生责任意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79
在开学演讲中,王恩哥校长送给北大新同学8个字: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提出新生要从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做起。杨玉良校长则强调,大学不能沦为职业的培训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要有对自己、对整个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校长们的演讲各有千秋,但主旨只有一个:培[详细]
-
教育是让人追求有激情的生活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2 热度:169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事实上,正是因为高考改革缺少实质性的突破,导致多年来基础教育的一些改革措施难以真正落实,一些地方普通高中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于是有了考试工厂、超级中学的出现。高中教育生态有越来越恶化的危险。[详细]
-
教师“德性”何以完善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166
从另一方面说,德与行互为表里,所以,道家对待人之德持两种态度:一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的、观念的理想境界,主要是强调德的修炼和养成;另一种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的、实践的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的实践。可见,德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修养,[详细]
-
校规如何演变成“笑规”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59
遵守校规、服从学校管理是学生的义务,而遵守法律、法规是学校与学生应尽义务的交集,学校与学生的行为都不得超越法律、法规的范畴,更不得违法。 校规是校内的规矩,其目的在于规范校内成员的行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保障校内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有序[详细]
-
大学生体测要以科学严肃赢得尊重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66
那么,为什么进行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要测胸围?又为何需要裸测?其实,就总的背景而言,本次在安徽大学等各学校进行的体质与健康调研测试,是国家制定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2项测试测试项目中的一项。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不是今年第一次[详细]
-
禁止校园“性骚扰”现在立刻马上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57
这个被称为红七条的高校师德规范,其实是比较全面的,内容涉及政治要求、科研教学、清正廉洁以及生活检点等诸方面。媒体拎出了禁止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这一亮点,或许照例是出于标题党式的需要,但又未必不是扣住了新时代的新特点。 这[详细]
-
大学章程亟需从纸上实践路上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63
然而,这个常识在新中国的大学中被遗弃得太久,以致于花了很长时间,浪费了很多人力财力,处于失范状态的大学未能培养出杰出人才,荒废了几代人的青春年华,拉开了与世界前沿大学的距离,留下几十年惨痛的教训。 正因如此,大学再次找回章程算是找到了常态[详细]
-
“诺奖焦灼症”可以放一放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163
9年前,我曾经在美国旧金山采访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斯坦利普鲁西纳。这位疯牛病病原体朊蛋白(普里昂蛋白)的发现者,实际是在1972年开始这一研究,10年之后才发表论文,又过了15年,疯牛病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这项发现才得到诺奖的认可。 其实,普[详细]
-
“博眼球”的迎新标语不能抛弃文化内涵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107
只不过,对于许多和新生一起来学校报到的家长来说,小妖精们这样的称呼不论在认知上还是在情感上都难以接受。因此,迎新标语不仅要做到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更要做到设计上的统筹兼顾,切不可顾此失彼。只有在语言上多一些温暖,在细节上多一些考量,才能得[详细]
-
惩戒越界根在“仁爱”减少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110
逼学生下跪显然不是体力上的较量和话语上的冲突,而是一种权利上的失衡。在一切为了学生的遮蔽下,少数教师采取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规训与惩罚不论是将教育暴力的性质模糊化,还是将严师出高徒的行为崇高化,抑或是将学生遭受教育暴力宿命化,[详细]
-
还有多少莫名其妙的资格考试应取消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103
总理的评价以及批评,其实是道出了社会上广大人群对类似职业资格考试的普遍愤懑。如果说像教师、医生这样专业性极强的职业,由于从业者直接影响到相关对象的价值观、生命安全等问题,对其进入人员设置一定的门槛尚属合情合理、情有可原,那么,很多并不涉及人们[详细]
-
“校车”变成公厕?勿用公益绑架道德!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1 热度:178
校车闲置,究竟是谁的错?许多评论者认为,商会想办校车公司,是为了解决民工子弟学生接送难的问题,不求赢利,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理应得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校车闲置就是教育部门懒政、不作为。而实际上,从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迄今为止[详细]